美国、澳大利亚两位专家来校做“生物质与生物能源”讲座
2016年6月22日-24日,受新葡萄官网登录入口生物质能源研究中心主任彭良才博士邀请,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曾为博士和美国佐治亚大学徐炳乾博士来访我室,同我室师生就植物细胞壁的合成和降解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了交流。
23日上午,曾为博士在分子楼114会议室为我室师生带来了一场关于细胞壁合成糖基转移酶家族基因的报告。报告开始,曾博士首先介绍了细胞壁中糖类复杂的结构和合成过程,以及糖基转移酶丰富的数量及种类。接着曾博士报告了墨尔本大学同行在糖基转移酶基因家族取得的最新进展。该团队近年来克隆了拟南芥中92%(约520个)的糖基转移酶基因,并利用gateway系统将基因序列整合到了中间载体中;构建了鉴定糖基转移酶功能的三种方法:体外催化反应鉴定、14C同位素标记和烟草表达系统。并举例说明,如何运用外源系统表达植物糖基转移酶并设计酶学反应,在试管中模拟植物多糖的合成,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质谱(Mass Spectrometry),核磁共振(NMR)等技术手段对产物进行鉴定,研究糖基转移酶在木聚糖(Xylan)和阿拉伯半乳聚糖蛋白(AGP)合成中的作用。报告最后,曾博士展望了糖基转移酶研究成果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报告受到了师生们热烈的欢迎。报告结束后曾博士仔细回答了师生关于如何鉴定合酶复合体、细胞壁成分交联关系等问题。
24日上午,徐炳乾博士又带来了一场关于“显微镜观察单分子活动”的讲座。徐博士利用浅显易懂的语言介绍了他引导的团队近年来利用原子力显微镜在DNA分子导电性、蛋白团聚和纤维素水解模型研究中取得的最新进展,并讨论了原子力显微镜在研究影响细胞壁降解效率结构因子中的应用。徐博士的研究结合了物理学和生物学,扩宽了生物质能的研究手段,扩展了师生们的思维。当天下午,徐博士还参加了我室黄江锋、王友梅等博士生关于“细胞壁降解沟槽结构研究”的课题的讨论。讨论会上,彭博士和徐博士共同制定了该课题接下来的研究方向和具体实验任务,并确定了以后的合作内容。
曾为博士和徐炳乾博士的来访让我室师生了解到了国外团队在细胞壁合成和降解领域采用的最新颖的方法和取得的最新成果,开拓了与会师生的思维方式。另外,两位博士来访期间与我室确定的多项合作项目将极大的促进我室生物质与生物能源研究的发展。
链接:
徐炳乾博士,美国佐治亚大学工程学院、物理纳米生物研究中心教授。主要从事纳米/单分子电子学研究、分子电子器件组装、生物单分子识别、生物分子(包括DNA和蛋白质)结构及性质等领域的研究,是扫描隧道显微镜断裂结(STM break junctions)技术的创始人(Science 2003),该项技术现已被广泛用于单分子电学及其他性质的研究中。已在Science, Nat. Chem., Chem.Soc.Rev., Nano Lett., ACS Nano, Angew. Chem., JACS, PNAS, Small, Chem. Sci. Green Chem, Biotechnol. Biofuels 等国际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近80篇,参编专著5部,获美国专利1项。
曾为博士, 2001年本科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2009年博士毕业于美国俄亥俄大学(Ohio University)细胞和分子生物学专业。现在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University of Melbourne)植物细胞壁研究中心(ARC Centre of Excellence in Plant Cell Walls) Tony Bacic研究组工作。 已在Plant Physiol, Front Plant Sci, Mol Plant等国际期刊上发表多篇学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