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因奋斗而精彩,青春因拼搏而亮丽”。4月20日,新葡萄官网登录入口求索苑第十一期于问学咖啡厅开展。本次活动邀请任喜峰教授与杨超教授,带领现场近30名大家回忆求学之路,共解青春之惑。
老师有话说
任喜峰老师以自身为例,从职业竞争角度为同学们分享求学之路。每个人的道路都不是一帆风顺的。他谈到,自己本科成绩并不好,第一次考研失败,随后选择了工作。然而他认为这不应该是自己的终点,于是三年后转过头来,重回学术道路。从选择考研、工作、再战考研到成为一名教授,正是那股拼搏的劲头令自己坚持下来。
如何做一名优秀的研究生?任喜峰老师给出四条建议:1. 要多奉献,只有多做才能学到更多;2. 做科研要有积极的态度,多与导师沟通;3. 要着重锻炼自己写作能力;4. 珍惜时间,及时总结,给自己加油。
“读书是收益最高的投资,我自己就是读书的切身受益者” ,杨超老师这句话鼓舞了在场同学,坚定了同学们科研信心。杨超老师结合自己求学之路以及不断通过读书突破自身,蜕变成长的经历为同学答疑解惑。他谈到“不要为了科研而科研,多问几个为什么,任何实验的设计都要解决一个科学问题”;关于沟通交流,他强调“科学研究要注重思考的意义,培养发散思维。不要只关心自己的事,与别人交流的过程,也是交换思维的过程”。
杨超老师鼓励大家“要做好每一件小事,正是这一步步小小的成绩支撑你未来的成长。“
提问环节
Q1:在科学问题的提出过程中,如何提高其创新性?
任喜峰老师回答道,创新性的提高基于大量的文献阅读,只有对研究领域充分了解,才有可能找到该领域的空白。除此之外还要多和领域内的学者交流,听取他人的意见。
杨超老师补充道,读文献过程要多分析,善于运用别人的智慧,从中发现创新点。要找到别人不关注的点,拓展自己的特色之路。
Q2:如何与老师高效率沟通?
任喜峰老师谈到,老师并不会因为学生问的多而厌烦,所以作为学生要放下与老师沟通的包袱,大胆与老师交流。
杨超老师认为,要与老师真诚的沟通,不要耍小聪明。要善于运用老师和自己双方的力量,使其成为自己成功路上的合力。
Q3:请问任喜峰老师工作三年,对自己科研有什么帮助?
任喜峰老师回答道,工作与读书截然不同,在身体和心理上有更大的压力。有了社会工作的经历,体会到更多的不容易后,自己更加珍惜学习的机会,有了更加明确的目标,并坚定了为之努力的信心。
Q4:如何提高论文的写作技巧?
杨超老师表示,科学论文写作要从模仿开始,学习别人的语言,模仿不等于抄袭。科学论文要求准确、简练,但也离不开平时的积累。写作最重要的是让读者快速准确了解到我们要表达的内容,因此写作时要站在听众的角度去考虑,要把重心放在行文逻辑上。
活动最后,同学们为两位老师送上了准备的小礼物,并与老师一起合影留念。
审核:任 伟